
一直都很欣賞甘浩望神父。作天信報有他一篇專訪,雖然長了些,但可讀性甚高,特別是給我的學生,讓他們知道社會上有這一類人的。如下:2009年12月19日 信報甘生無悔 甘浩望神父監修按語:雖然很無奈,卻也很精采。因為黃秋生,所以多了人認識「甘仔」,那個在許鞍華作品《千言萬語》裏教小孩子英語的意大利神父。一九七四年,甘浩望由太陽之西來到國境之南,當時人人都叫他「甘仔」,一叫三十五年。期間,他幫過木屋區居民,幫過無證媽媽,幫過艇戶……而過去十一年,他一直都在幫那些爭取居留權人士,不時失望,依然無悔。甘仔今年六十一歲,脾氣依然如火,面色依然如荼,閒來無事百無聊賴依然會自彈自唱《國際歌》:「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他說,天堂不是有些雲的地方,天堂是世界變公平……關於《千言萬語》裏那個其實不太懂英語的意大利神父,甘仔是這樣評價的:「《千言萬語》裏的『甘仔』,好似一個聖人……一個有少少天真的神父……不過,我不是那個人,哈哈!」只想告訴他,扮演「那個人」的黃秋生,是英中混血兒,也曾自嘲「我是一個不懂英語的鬼佬」,哈哈!甘浩望,甘美而浩大的希望,輕得來很沉重,令人想起一個只有五呎三吋高九十磅重,卻有36D的模。看著他的眼睛,還是覺得叫他「甘仔」好。甘仔累了,一路走了三十五年,一路不停步,一路愈來愈少人伴他上路,叫人想起《千言萬語》裏的蘇鳳娣(李麗珍)。她被「熱血最強區議員」邱明寬(謝君豪)弄大了肚子,但他卻與另外一名女子結婚。她找另外一名單戀她的男子陪她上深圳打胎。男子忍不住問:「孩子是他的嗎?」阿娣同時望著生活遠方和心靈深處說:「我沒有後悔。」甘仔想必會拎起結他彈段滾花,然後即興哼唱:「我好攰,但我沒有後悔!」一切從義憤開始轉眼間,爭取居留權行動已超過十年。這十年間,葉劉淑儀做不完保安局局長,卻又當上立法會議員;黃仁龍以大律師身份參加反釋法遊行,卻又搖身一變為律政司司長;曾蔭權講完自己是「孤獨的推銷員」,又發誓「我要做好呢份工」。十年人事幾番新,但有三分之二爭取居留權人士,仍然沒有居留權。上月十日,甘仔自開封及徐州短暫回港數天,翌日早晨遇著居留權人士再次遊行上禮賓府,人數多達幾百人,多過早前泛民議員帶隊到場大叫爭普選,但香港沒有幾個人知道。有大學女生問甘仔,怎麼近年轉趨低調了?甘仔用不鹹不淡的廣東話反駁,「小姐!不是我們的問題,是記者不報道嘛!我們一個月有幾百人遊行,一個字都沒寫,因為是舊聞嘛,我們都明白,但不是我們沒搞,記者沒報道就是了。如果說一個人炒了秘書魷魚,又來求愛,記者會一個星期頭版,一、二、三版報道,我們有一千人去中聯辦請願又打口號,一個字都沒說,你說新聞界是什麼?」他儼如把《千言萬語》的甘仔,化為囉囉唆唆的「憤中」!此甘不同彼甘,甘浩望不同甘乃威。我們在啟業邨聖若瑟英文小學談到這事時,我推著說,是讀者沒興趣嘛。甘仔望著兩個笑得很腼腆的記者,彷彿收了收火,「不是你們問題,是編輯」。但令他遺憾的是,新聞界在政治的影響力愈來愈大,沒報道就好像行動不曾存在過,雖然十多年來爭取居留權都令香港社會改變不少,但爭取沒什麼效果,年復一年之後,特區政府只待中央決定,香港人仍然不接受大家是同一群人民,「他們都有點灰心了」。甘浩望神父(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