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 AN安誌區

Tuesday, March 31, 2009

沒有一件事物是孤單的

作天看過一講述有關工作及人生的電視特輯,三位主角都接近中年,都有過搏殺的年輕歲月,現在因家庭,健康或人生觀改變,找會自己,人生步伐由快到慢,由烈到醇。人生就是這樣,無論你如何改變,總會久不久重遇自己,或跟你想念的人和物相遇。我想起英國浪漫詩人雪萊的一首詩:無數的噴泉跟河流相連河流再跟大海會合天堂的風跟著甜美的情感永遠吹襲世界上沒有一件事物是孤單的所有的萬物都應該遵從天意做完美的結合就如...

Monday, March 30, 2009

駛唔駛呀!

我並不是每天都會買的,有時會買定一兩天的。將未吃的菜肉放進冰箱是既定動作,但原來這裡亦大有學問。從前,我一直的做法是,為免抽乾水份,先將包裹著未來的蔬菜的膠袋紮好,再放進冰箱。洗了未食的,則先放在筲箕裡,再用膠袋包裹,再放進冰箱。作天有了新的見解,老婆大人教路,用紙張包裹蔬菜才是正確的保鮮做法,因為紙張可以吸濕,避免黏附在頂部膠袋的蔬菜倒汗水滴回蔬菜,從而變爛。聽著這意見,第一個反應是:駛唔駛呀!又唔擺好耐,一兩日嗟。最終結果當然是唯命是從,不是因為她廚藝高(她煮的確有一手!),而是我領略到一點真諦。人是累積歷史的怪物,今天的我因過往的經驗,所聽所聞而成就。習慣的另一個名字是理所當然。看書看電影,可以走出自己,走向他者,向人學習。但原來,一些生活細節,一些身邊人物,他們淡淡說出的經驗,會是我這個個體經常忽略的。以為建立一套習慣,就可有效率地控制駕馭環境,卻不知不覺地被環境駕駕馭。被...

Thursday, March 26, 2009

生日密碼

剛收到友人寄來的"生日密碼"http://hyctext1.myweb.hinet.net/birth/birthday.htm ,是用生日日期看看你是一個什麼人。聽聞這個統計遊戲的準確性不低,不妨試試。人很有趣,當知道自己的性格在東方,總羨慕在西方的。人會模仿,不成功,也會跟一個西方的一起。南轅北轍,總能調和。你的又如何? 有布拉格人那份樸實,還是卡夫卡式的神秘? 青春的你,總喜歡改名換姓,叫卡夫卡,走進布拉格。但願會在人生路上跟你漫不經心的談天說地,窺探你那張神秘而樸實的...

Wednesday, March 25, 2009

你有你講,理有理講

早前的兩個周日,看過無線炮製的探討港男港女的特輯,大致的內容結語是港男抱怨港女單喜歡BENZ,港女抱怨港男只喜歡電車。男看女,女看男,都是你有你講,理有理講。今天新聞,科技大學數學系教授蔣翼邁早前公佈今年香港學生參與世界數學測試比賽的結果,分析數據後得出「男生精於邏輯思維,女生擅於組織與表達」的結論,結果引起校內一批女教授不滿,認為對女生不公平並具誤導成份,進一步打擊女生對理工科的信心。逾半女教授發出聯署信抗議,蔣翼邁教授願意撤回有關結論。其中反對的女教授劉紀美說:「若父母見到呢個結果,佢或者女學生都會以為真係咁樣,影響社會對女生睇法,以為女生呢方面係唔得。」蔣翼邁教授說:「新聞稿講結論只係media...

Monday, March 23, 2009

Laughing哥

今早看過蘋果的一篇講Laughing的論壇文章,另見面譜(facebook)上亦有教友青年網上哀悼一翻,熱鬧非常。令我想起'教會在那裡'的問題。常聽教會一些掌門人說要聽他們心聲,向他們學習,甚至是跟他們一起領導。現實又如何?青年在無線,在網絡。教會在無線,在網絡?<Laughing is hope> (嚴櫻):劇集《學警狙擊》的Laughing哥英勇殉職,引發近十萬人在網上哀悼,氣勢一時無兩,風頭蓋過同劇型男美女。Laughing哥廣受歡迎,編劇及演員固然應記一功;但見其迴響之哄動程度既大且深,實非單純一句「編演了得」所能解釋。Laughing哥的成功,正正反映港人的確身逢亂世、思慕情義與英雄。在劇集當中,Laughing哥表面是一個能征慣戰的社團把手,平日舉止輕浮、目中無人。但他心思縝密,既懂得兼顧老大的面子,又能輕鬆駕馭手下的混混,在社團中站穩陣腳,獨當一面。這種自信和從容,未嘗觀照港人過去的威風八面,一種港人向來自傲的精神面貌。在香港,謙卑未見得受人敬仰,相反對恃才傲物、意氣風發者,卻趨之若鶩,名副其實是「越勁越寸,越寸越愛」。Laughing哥的醒目與識混,跟其鮮明的囂張渾然天成,自然深得人心。...

放心

“放心”,為我一直以來,放心的意思是求其放心,一切由它去。作晚,我對放心一詞有了新的了解。事源跟老婆大人勞累了一整天,晚上對著看不見的青馬橋,坐在發霉的木椅上,聽著街童在踏自行車,吃著淡乳酪牛柳焗飯及鹹魚雞粒炒飯。是飯盒,因為餐廳不容帶狗內進。由於吃不完,太太建議留作今天作午餐。一切安排妥當,收拾行裝,回家去了。歸家途中,我不自覺地將飯盒丟棄了。一分鐘後,老婆發覺飯盒不見了,我才驚醒,道出由來,連忙道歉,在街上跟小狗捱過了萬佛朝宗及七旋斬......原來,放心還有將失去的本心找回來,回歸基本步的意思。對於經常雲遊的我,這次的醒悟很有意思。孟子說:“仁,人心也;義,人路也。......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

Friday, March 20, 2009

今早電視新聞訪問世界富豪榜<福布斯>的主席,他說:有人說錢買不到快樂,但我仍希望有錢,更想上榜。這句話有錯:錢是可以買到快樂的。這句話無錯:人總想有錢,總想快樂一點。有一點備註:錢是買不到自己的,所指的是真正的自我,是死亡前回朔今生的自我。也聽過有人說:男人都是會去滾的,為何不嫁個有錢的男人。對這句說話,我可沒有半點補充......因為最近聽過有個訪問,是訪問一位經常採摘路邊野花的富豪的正室。她說:我零願在我的BENZ內哭,亦不願在巴士內哭。...

Thursday, March 19, 2009

sonata k284

最近正練習一首莫扎特的sonata k284。一個字:難。由於想慳些少學費,暫時自學,待有些眉目,才找老師執漏。除了難,還有兩個字:好難。在琴行學習的時候,見到那些小朋友八九歲,已練八級或文憑。他們的手不屬於他們,動力不是來自泰國香米,是來自將能源轉為動力的馬達。我是先學樂理,後學鋼琴的。在學樂理的時候,跟十數位小朋友坐在琴行門外的摺椅,看著樂理,不容易留心。透過玻璃門,看見他們練習,聽著樂曲,腦海哼著,很是吸引,也很擔心自己來日是否彈得來。著迷的時候,又會聽到路過的人說:你看,真是24孝家長,跟子女一起學......!對!除了好難,還有兩個字支撐著我:...

Wednesday, March 18, 2009

燒到埋身,忍無可忍;保我家園,育我大自然

轉載甚麼是廣深港高速鐵路?1. 花400億元橫跨新界之廣深港鐵路,在新界竟不設上落客站而直入褔田,新界居民卻要花數小時及數十元車資出入西九,漠視400萬新界居民的權益。強烈要求在新界設上落客站!2. 港鐵浪費西鐵車廠旁100萬呎閒置土地不用,狂收石崗菜園村300萬呎農地興建"維修車廠",毁去農民生計、我們保護了幾十年的社區環境、70年歷史的石崗河及50萬呎雀鳥林。這些農地部份將來都當作荒地被遺棄。要求政府不要浪費農地,濫收土地,破壞大自然雀鳥林!3. 運輸及房屋局為高鐵草率選址,致使新界居民完全得不到高鐵的益處,部份居民更受到收地拆屋之苦。i) 地政處在十月中到區內作地質環境調查, 接著在十一月初強闖或偷入民居測量, 之後即貼紙收屋收地。ii) 由於草率選址,根本未有關注本區五佰居民因失去土地及房屋,將會無工可做, 無飯可食,無家可歸,絕路一條。iii) 部份區居民因此精神緊張,已有人情緒病復發。iv)...

Tuesday, March 17, 2009

2分鐘去掉農藥

剛收到這秘方:蔬果殘留農藥,政府提供的辦法只有多泡水,一項新研究發現,竟然只要一包幾十塊錢的小蘇打粉就能去除殘留農藥和自來水中的氯氣,帶您一起看看專家的研究。 蔬果農藥殘留問題,連政府農政單位都只能勸大家多泡水。朝陽科技大學 陳耀寬 博士卻發現一個極簡單的辦法那就是小蘇打粉。小蘇打粉一湯匙泡水,水變成微黃顏色,再把水果蔬菜放進去清洗。 陳博士:「這樣浸泡2到3分鐘就OK了,就可以吃了。」2分鐘去掉農藥,再看看它怎麼去除自來水中的氯。小蘇打粉這麼神奇,能除農藥又能除氯,專家說其實這很簡單,小蘇打粉其實就是碳酸氫鈉粉,化學式是 NaHCO3! ,Na是鈉帶正電,放到自來水裡面,會跟水中帶負電的氯...

Monday, March 16, 2009

肥米回家了!

上回講到家中的老狗肥米身體出來問題,經兩天留診吊鹽水及測試藥物,前天回家了。吃了兩天藥,病徵也消失了。終可安心!據醫生說,仍未查出病因,暫只能排除器官及細菌病毒感染,餘下來的可能性是中毒及免疫力。暫時開藥的方向是大包圍,即殺毒及提升免疫力,待病徵消失安好後,再減其一,再作測試。只有聽醫生。不是因為她醫術高明,而是她對動物的真心關顧,也會細心...

Friday, March 13, 2009

很是擔心啊!

家中有三頭狗,大家姐叫肥米,作天早上嘔吐多次,中午見她喝水嘔水,勢色不對,即時去旺角看醫生。經診斷,見她牙肉及眼白發黃,有發燒,懷疑她腎臟有問題,要驗血,留診所,吊鹽水。很是擔心啊!肥米已十一歲了。今天下午去探肥米,據醫生稱,情況少見:紅血球自爆,顯微鏡下未見有TICKS,中午落過類固醇,目的是減低她的免疫系統作測試,意外地退了燒。整體來說,暫時排除腎藏問題及細菌或病毒感染。下一步測試是落藥殺血中的見不到的parasites。都是by elimination。今晚又要留診所!肥米於年幼染過TICKS,入過血,有可能是後遺症......

Thursday, March 12, 2009

痛難免 苦自招

自從看了村上春樹的<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我開始每朝早七時,弄好早餐給老婆後,我披頭散髮,披星帶月,披荊斬棘地開始跑步。由最初跑二百公尺行四百公尺,到現時一口氣可環島一圈。身體這東西,騙不了人,亦騙不了自己,需要恒常操練,才有健康體魄。說來是老套,但又是真理。跑步讓我體會到村上所說的痛PAIN和苦SUFFERING的分別。他說痛難免,苦自招。的確,身體出現問題,朋友親人離去,世界末日來臨,珠光寶氣做完......都是我們不能掌握的痛;自我沉溺麻醉,自我感覺良好,自我肯定自我,自我否定自我,自我忘卻自我,自我認清自我......這些都是我們可以掌握的苦。(死啦!我發覺我樣樣都有D!)痛...

Tuesday, March 10, 2009

你我都是賭徒

全城匯控,令我想起多年前跟人談論賭博。我當時(現在一直都是)認為甚麼買股票,買樓房,買保險等,都是賭博。友人認為不是,指出賭博跟投資不同,是有一定的不確定性。為了平息,我當時用上了廣義賭博和狹義賭博來介定,住著樓房買樓房屬於前者,咬著金沙入金沙乃屬後者,討論結終!人們不同意買股票,買樓房,買保險等是賭博,徵結是道德問題,他們不認為自己在這議題上有道德層次,故將之合理化為非賭博。真的不是賭博嗎? 哪有人會甘願高買低賣。君不見這個世代的股票市場,地產市場,保險市場等,都是隱藏著不少資訊和不穩定性,均帶有不少風險,跟六合彩和上賭台無異。只有那些有實力的人,才可視之為投資,小市民只是賭徒。怎樣自處?...

Thursday, March 5, 2009

除......

最近有需要看看中學時期的數學,重溫有關fraction,algebra,Trigonometry 等等,有種相熟的感覺,另又突然發現我仍記得quadratic equations中的x=-b+or-sq. root( b sq.-4ac) /2a。當年操數的形象浮現在腦海,像一葉輕舟剛流過窄巷,雖然流水喘急,仍依依不捨的猛攻回窄巷,死口不放(好一個流體力學中的壓力差的原理)。這還不算,最令我感年輕的是想到了中學的數學老師,是一位常掛笑臉,身穿白袍的上海籍膀子神父。由於他的廣東話帶外省音,再加上他好好人,我們一班同學常開他玩笑。有一次,我們在堂上跟他說:"神父,這條除數很難啊!"膀子神父回應:"神父幫你除。"立時,又有另一位同學說:"神父神父,我這條除數更難啊!"膀子神父就回應:"神父除比你睇。"中學就這樣溜走......

Tuesday, March 3, 2009

我看見我的醜陋

作天做了件壞事。黃昏賣回來,見到廚房有數十隻細小的黑蟻,築成蟻路,向灶頭進發。處理牠們之前,先要處理其他--安撫三條化骨龍,腌豬扒和煲湯肉。安頓下來,找尋蟻路源頭,是來自地面對上牆身白牆磚的一度細小縫隙。牠們有出有入,活躍非常,就像大笨象股民,十二隻入,五隻出。我看見牠們浩浩蕩蕩去朝聖,有個不祥預感,牠們所朝拜的是一隻死。我撥開所有雲霧,都沒發現,才警覺牠們是'真誠'的朝聖者--只是到處瞧一瞧而已。由於有相當數目,我心想如何放生請牠們回家,手卻把牠們撥進SINK盆,開水超度,就像最近一輛運送返鄉朝聖者的汽車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遭到路邊炸彈襲擊一樣。隨後,我拿起不太萬能的萬能膠,擠進磚間,...

Sunday, March 1, 2009

德理達與梁國雄

今天沒特別,想搏搏懵,將舊作更新一下'文章'的欄目。早前梁國雄等人在立會財政預算公布時的大龍鳳沒甚睇頭,傳媒亦懶得跟進。我想起2004年11月寫過一篇有關長毛的文章,如下:有「解構主義之父」稱譽的法國知名哲學家德希達(J. Derrida)因胰臟癌於2004年10月8日晚間在巴黎病逝,享年七十四歲。他著作甚豐,影響社會學、哲學、文學、藝術、音樂和建築甚巨。縱然德理達是現今國際間最具影響力的其中一位知識份子,他的理論卻引起爭議非常,因他的哲學被稱為反基礎論,對準傳統的形上學,從核心搖撼,震貫整個結構(sollicitare)。他的理論對傳統哲學及神學作出了極大震盪。有人說「解構」就是藉由去除構成作品的粘著物,從中得到一個意念、原則或價值,並了解其結構。德理達將「解構」視為在哲學思考伴隨下所進行的文字遊戲,是一種破除文本結構,解除系統,使之支離破碎,不再有「符號∕意義」二元對立且固定結構的原則,如此以進行自由詮釋的創造性活動。他認為傳統哲學太着重「言說」,而他反而看重「文本」。他認為文本即一切,文本具備一種不確定性,是一種再生產,潛藏著解釋的無限可能性及永遠未呈現的意義。他甚至指出文本與作者無涉,不需要作者或其意識在場,作者已死。他更指出文本根本不需要讀者在場也必須可以產生作用,讀者也已死。寫作即閱讀,閱讀即誤讀,每一閱讀行為同時是一種寫作,每一閱讀皆帶著特定的批判、詮釋而重新寫作了文本。讀者是不會滿足於追隨或複製已有的文本,而將先存於文本的任何一個章節或詞句,當作進一步創造的起點繼續創作。閱讀、詮釋和創作,是一種場域間的跳躍和超越。德理達的文本論令我想起了「長毛」梁國雄。長毛於德理達死前的第二天按法例規定宣誓就任立法會議員。雖然他沒自行修訂誓詞,但他在誓詞前後「加料」,更重要的是他的誓詞是經過了德理達所述的閱讀、詮釋和創作過程。長毛是這樣宣誓的:「本人,梁國雄,謹以至誠,據實聲明,及確認,本人,就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定當,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盡忠職守,遵守法律,廉潔奉公,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服務。」長毛雖然沒改動誓詞字眼,但整篇誓詞其實赤裸裸的被改動了,達到擁護中華人民及效忠中華人民的意思。雖然寫下誓詞的作者不在場,但誓詞這文本潛藏著一個永遠未呈現的意義及解釋的無限可能性。長毛閱讀誓詞時帶著特定的批判、詮釋、歷史脈絡或政治興趣而重新寫作了文本,將先存於誓詞的任何一個章節或詞句,當作進一步創造的起點,將自己的信仰寫進了誓詞中。我認為長毛的誓詞比他讀誓詞前後的叫喊來得更震懾。...

我的日記存檔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