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死亡,從前的定義是心臟停頓,今日的定義是腦幹死亡,定義清楚不過。衰老,是由生到死的必經階段。為一般進化生物學家來說,衰老的定義很清晰,是「隨著時間流逝,親屬選擇理論的衰落,導致生物失去適應能力。」時間流逝,當然明白;失去適應能力亦相當理解。那麼,什麼是親屬選擇理論呢?要說清這理論,要先介紹一個人,他的名字是威廉·唐納·漢米爾頓(William Donald Hamilton、1939年8月1日-2000年3月5日)。他被認為是20世紀其中一位最偉大的進化生物學理論家。他的父親A. M. Hamilton是一位生於新西蘭的工程師,而他的母親B. M. Hamilton則是一位醫生。他父親於二戰時期為家庭衛兵製作手榴彈,12歲時,由於把玩父親當時留下的火藥,他被嚴重的炸傷,多虧了他母親的醫療專業,他才沒有死於此次事故。漢米爾頓學童時代的課餘時間花費在收集蝴蝶和其他昆蟲上。從進化論來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愈優勢、存活率愈高的物種,他們所生下的後代,因為具備了父母的優勢、高存活率基因,自然也會有較高的存活機會。但奇怪的是,在昆蟲界極為強勢與優勢的螞蟻族群,其工蟻(雌性)竟願意放棄自身的生殖機會而去幫助母親照顧子女(也就是自己弟妹)?原因何在?更奇怪之處在於,如果這是優勢,那麼具備這樣優勢的工蟻卻不生殖,到底要如何把這優勢傳衍下去呢?連世界級的螞蟻權威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