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 AN安誌區

Wednesday, September 29, 2021

恐懼在😬你在🧐

 “Where your fear is, there is your task.” Carl Jung人生有很多想做的事還未去做,為何又要去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更遑論是自己恐懼的事!也不一定!你的人生裏總會有想做而又害怕去做的事,例如笨豬跳、用粗口鬧你老闆、於一千人面前演說、裸泳、跟你伴侶說你已經不愛他/她了、將你所有財產all in比特幣......只要你踏入面對自己所恐懼的那一刻,你回神了!你是你自己了。你驚故你在。對!你現在可能不是自己,只是豬不是人、是你老闆的下屬、是膽小鬼、是穿羽絨游泳的聖潔者、是你伴侶的奴隸、買金條放進保險箱的專業投資人......當你回神的那一刻,你執行任務。你的任務就是做回你自己。舉一個例子,我自小怕曱甴,原因是小時候家住調景嶺石屋,家境貧困。家中的食用水是由街喉接駁至家中的一個大水缸。8歲的某一天,獨留在家中的我定神地望著水缸,有一隻曱甴從水缸底冒出頭來。敵不動我不動,牠突然展翅高飛,向著我迎面飛過來。被點了穴的我突然懂得解穴,一手拍下去......是一隻正在退皮的、白色的、會飛的曱甴!從那一刻開始,我便開始怕曱甴,不對!是甲由。我已不能再提曱甴二字,只能用甲由代替。後來人大了,見識到了,試過鬧老闆、於幾千人面前演說、裸泳、跟伴侶說暫時3分鐘不愛她了、正在認識中本聰這個人......但怎也未能闖過曱甴這一關。直至結婚後數年,認為自己應該要踰越曱甴這一關,畢竟太太也不太歡迎牠們造訪。面對恐懼那一刻,真的有很多任務!我要重複地訓練:注視著牠、追著牠、用拖鞋打牠、用50格紙巾包裹及抱起牠、送牠上路(抽水馬桶)。如此重複訓練了半年,我終於可以喊出曱甴二字。說實在,我現在的功力只是我爸爸的十分之一!我爸爸是一位梟雄,我經常見到他單挑曱甴,用快到我看不清的霹靂手,活生生將一隻曱甴捉住,然後使勁地往地上砸下去。我很少拖著他的手,因為他不常洗手......在這裡邀請你試試,走進你的恐懼,做回你自己。你將會變得很充實。“Where...

Tuesday, September 28, 2021

Nothing is more sad than the death of an illusion.

 “Nothing is more sad than the death of an illusion. ” Arthur Koestler錯覺、幻覺、假象、幻想、錯誤的觀念、幻想。無論你怎樣翻譯,illusion的意思總是不真實的、無中生有的,跟客觀事實相違背的。“Nothing is more sad than the death of an illusion. ”這句說話在太平盛世是對的。腳踏實地,我們會幻想上月球;坐上uber taxi我們會幻想坐上了uber helicopter;手拿著實體貨幣我們會幻想虛擬貨幣......太平盛世,沒有了這些幻想,沒有什麼好玩,社會不會那麼「發展」,的確是可悲的!“Nothing...

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21

愚蠢•瘋癲

 “which is better - to be born stupid into an intelligent society or intelligent into an insane one?”- Aldous Huxley題目好像是問你寧願「於從前的香港做一隻港豬,或是清醒地活於現今瘋癲的香港。」港豬無罪。能夠糊裡糊塗,不分好歹,不問世事地活在稅率差不多是全球最低的自由城市,始終是一件「樂事」。這樣活下去,你和後代會分到不少好處。慢慢地,你也或多或少變得「聰明」。你越「聰明」,社會越是繁榮,聰明錢滾滾來,生活多麼的「美好」!2019年,清醒的年青人看不過政權的腐敗,走了出來,也成了犧牲品。政權為了維護政權的「正當性」,不惜一切地於教育、傳媒、醫護、社工、法律、藝術等界別作出全面打壓,令香港成了瘋癲城市。清醒無罪。能夠擁有個人意志,仍然清醒及毫不含糊地在這個全球最瘋癲城市過著每一天,始終也是一件「樂事」。這樣活下去,你和後代於謬誤中過活。慢慢地,你也或多或少變得「瘋癲」。你越「瘋癲」,社會越是穩定,瘋癲事滾滾來,生活多麼的「悲慘」!好像問錯了問題!選擇前者是「理所當然」的。還有其他選擇嗎?離開。香港區長說:「我又聽到有啲故仔都話去到都好淒涼,又唔習慣,讀書要畀多好多學費。」如果她說的都是事實,我寧願淒涼一點、唔習慣一點、俾多少少錢,做一個清醒的人。不用年年繳稅給一班瘋癲的人讓他們以有形和無形的暴力去「管治」。“Well,...

Saturday, September 11, 2021

What you seek is seeking you!

 "What you seek is seeking you!" a quote form Rumi, a Persian  mystic. 你在找祂/他/她/牠/它? 祂/他/她/牠/它在找你。 被尋者是你的客體,當你尋找祂/他/她/牠/它 的時候,祂/他/她/牠/它 很自然地成為你的目標,因為祂/他/她/牠/它本身就是目標,你會根據你的意願去尋找祂/他/她/牠/它 。因此,你所找到的祂/他/她/牠/它 不大會為你帶來驚喜,因為你找到的都是祂/他/她/牠/它,你所尋找的,會比祂/他/她/牠/它限制了你。你在尋找祂/他/她/牠/它的那一剎,其實也是祂/他/她/牠/它 在尋找你。說得通俗些少,就是祂/他/她/牠/它主動送上門。結論是,你在尋找祂/他/她/牠/它...

Saturday, September 4, 2021

如何認識自己

 一‘Go into your own and learn to know yourself there.’ A quote from Meister Eckhart, a mystic.認識自己往往是人一生的功課。不少人臨終時仍不太了解自我,不足為奇。要怎樣去認識自己?Eckhart這句說得通透: 要走進自己,在內裏去認識自己。 他邀請我們不要像靈魂出竅一般於外在看己,而是要走進內在的自我。 那麼,如何才是於內在認識自己? 答案有三部曲: 經歷、反省及行動,缺一不可。「 跟自己一起經歷」 並不是一句廢話。 說實在,很多人不是為自己而生活,卻是為人而活,他們可能是為了報仇: 例如婚姻不和、兄弟反目、父女成仇、家族爭產、社團爭地、政治任務……亦可能是為了報恩:...

我的日記存檔

Pages